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15日電 (烏瑤)15日,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理論評論獎、作品獎頒獎盛典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文聯舉行。會上宣佈,蒙古族教授博特樂圖(楊玉成)的專著《表演、文本、語境、傳承——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研究》(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,2012年)獲理論作品評論獎銀獎。
  博特樂圖,本名楊玉成,男,1973年生,蒙古族,博士生導師,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教授,內蒙古民族音樂傳承驛站負責人,內蒙古音樂家協會副主席。主要從事蒙古族音樂、民族音樂學理論研究。
  “作為一名蒙古人,作為一名年輕學者,我感到無比自豪。我要感謝我的導師,感謝培養我、幫助我的所有老師,感謝我的田野調查對象——為我提供資料和奉獻智慧的廣大的農牧民藝術家們!”在頒獎典禮結束後,博特樂圖通過電話告訴了記者這個好消息。
  本次獲獎作品——《表演、文本、語境、傳承,——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研究》一書是博特樂圖於2006年至2008年間在上海音樂學院做博士後研究期間完成的成果。合作導師:蕭梅教授、喬建中教授。該書以蒙古族傳統音樂的若干重要體裁為例,從表演、文本、語境、傳承等基本角度,對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,總結其一般意義上的和個別意義上的諸般特征,回答具體的音樂現象背後的思維、認知、規則、行為、技法等因素是如何互動結構,如何與民俗生活與社會文化相聯繫,又如何決定音樂及音樂方式等問題。
  博特樂圖的導師,中國著名音樂學家喬建中在為該書作序時表示:該書所研究問題個個觸及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本質問題,並將口頭程式理論、表演理論以及符號學、民俗學、文化人類學的相關方法,富有創造性地引入到民族音樂學的研究當中,並與蒙古族音樂的本身之間形成相互印證的良好效果,形成了自己的學術特色。
  據公開資料顯示,中國音樂金鐘獎創辦於2001年,是中宣部批准設立、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家大獎,是與戲劇梅花獎、電視金鷹獎、電影金雞獎併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。(完)  (原標題:蒙古族音樂口傳性研究獲金鐘獎理論評論獎銀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g22fgjb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